永福到底还是没有去成袁府。
张皇太后在宫里设宴,为蒋太后接风洗尘。
“妹妹,你们长途跋涉,一路辛苦了。来,哀家敬你一杯。”张皇太后面带微笑,对蒋太后说道。
“臣妾谢皇嫂赐酒。”蒋太后起身回道。
“妹妹不必如此。”
两人一饮而尽,张皇太后继续说道:“当初认皇儿为义子,哀家这也是为了防止大明朝局势动荡,况且,这也是为了让皇儿能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。妹妹也是知道的,当时情况相当危急,汝安王朱佑梈、寿定王朱佑榰蠢蠢欲动,而江彬更是借着先皇在世时的恩宠,大肆调动禁军。也幸亏了杨首辅一手谋划,才能化险为夷啊。”
蒋太后听后,哪儿能不明白她说的什么意思。“皇嫂说的极是。皇上由皇嫂教导,臣妾也是放心的。”
“皇上这么大了,何用督导。妹妹有所不知,自从先帝驾崩,留了一群孤儿寡母。如今皇上毕竟还未婚配,后宫无首,哀家不得不将她们照拂一二。如今妹妹既然来了,予琢磨着,咱们是不是早日为皇上纳后,也让他无后顾之忧?这样哀家也能如妹妹般,享点清净生活。妹妹意下如何?”张皇太后一脸“诚恳”道。
朱厚熜闻言心里疙瘩一下,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。
蒋太后依旧面带笑容,“皇嫂,这是好事儿啊!皇上如果能早日成亲,或许会更加成熟,也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呢。”
“不过,现在可是国丧期间啊,如果这样做,那会不会对先皇大不敬呢?依臣妾之言,或许待国丧完后再行商讨,也是不迟。当然,后宫之事本就是皇嫂做主,一切当听从皇嫂安排。”蒋太后语气温和道。
张皇太后微微一笑,眼中利芒一闪而过,“哎呀,妹妹说的在理。是哀家疏忽了,怎忘了现在还在国丧期呢。也罢,那就再等段时日吧。皇儿,你纳后的时间可又要往后推咯。呵呵呵...”
“皇娘,儿臣不急,儿臣一切听从皇娘安排。”朱厚熜连忙回道。他的后背处已微微有了汗渍,这次吓得不轻啊。
“好!对了妹妹,你身后坐的可是永福、永淳两姊妹?”张皇太后眼珠一转,转移了话题。
“回皇嫂,正是。”蒋太后一时也不知道张皇太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只得回道。
“记得上次见到时,你们才这么点大呢。”张皇太后用手比划着,“来来来,你们两姐妹上前来,让皇伯母好生看看。”
永福、永淳两姐妹连忙行礼,后迈着小碎步立于张皇太后下方。
“你们上前来,让皇伯母好生看看。”张皇太后向两人招招手。
见到两人上前,张皇太后一手抓住一人,左看看右瞅瞅。“真是两位标致的人儿。唉,看着你们,本宫又想了太康,如果她未早夭,现在都二十有七啦...”说着,张皇太后眼睛微红。
“人死不能复生,姐姐还请节哀,想必太康公主也不愿见到皇嫂这样。”蒋太后连忙劝慰道。
“嗨,今天是个大喜事儿,提这扫兴的事儿干嘛,本宫当自罚一杯。”说着,张皇太后松开两女,拿起酒杯掩面喝了。
众人连忙陪着喝了。
放下酒杯,张皇太后看了看站立的二女,又转头看向蒋太后道:“当初太康刚出生时,本宫就幻想有一天,能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。只可惜...哎...妹妹,本宫冒昧问一句,不知永福现在可有婚配?”
蒋太后的笑容有些许的僵硬,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。永福被张皇太后的最后一句话吓得花容失色,只有朱厚熜一脸平静,只是谁也没有见到他的左手,猛地抓紧了自己的大腿。
张皇太后将几人脸色看在眼里,心里得意一笑。
看来果然如小春子说的那样,这永福与那袁家的小子有交集啊!
蒋太后艰难的从嘴里蹦出一个字。
“无!”
“呵呵,都是一家人,你们无需如此。哀家膝下无子,永福与永淳又是皇儿的同胞姊妹。哀家便想正式下懿旨,册封永福、永淳公主衔。至于询问永福有无婚配,哀家其实并无恶意,看着她就仿佛看见了太康,哀家只是希望到时能亲手将永福风光出嫁,以弥补我的遗憾。妹妹,不知你能否成全呢?”张皇太后步步紧逼。
“这...禀皇嫂,能得皇嫂垂青,那是她们的福气。不过现还在守孝期间,儿女私情,为时尚早。”蒋太后只能尽量拖延。
“好!既然妹妹都这样说了,哀家也不是不近人情,那就再等等。如果哀家没记错的话,两年后守孝期就该结束了,到时候我一定为永福选得乘龙快婿,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!”张皇太后一锤定音。
“......永淳、永福,还不快谢谢皇太后殿下?”蒋太后一字一句的说道。
“我不...”永福的话刚出口自,就被朱厚熜打断,“儿臣代永福、永淳谢过皇娘!”
“嗯...”张皇太后扫了一眼永福,见她一脸不甘,心里一笑。
把你所有子女都掌控在我手里,我看你怎么和我斗!
“哎......哀家乏了,今天的接风宴就到这儿吧。妹妹你们也早点安歇吧。对了,妹妹,没事儿的时候啊,你还是带着永福、永淳来慈宁宫看看,咱们聊聊家常。”张皇太后摆摆手道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