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雨桐吓得连忙后退,从衣柜里取下两个金属衣架当防身武器。
猫眼的可视范围覆盖了门外的绝大部分区域,要达到这种效果,门外的人只能用一种很奇葩的姿势敲门。
结合从上方垂下的细丝来看,王雨桐想到了一种最恐怖的情形。
那就是有“人”悬在走廊的天花板上,用倒立的方式敲门。
刚才高湛带队下楼的时候,曾明确向大家警告绝对不要到五楼以上的区域,据说有“伪人”。
毕竟伪人长了脚,很可能已经突破了防火门的封锁,从六楼来到了五楼。
这样看来,刚才那些门外的打斗声......
王雨桐惊恐地捂住自己的嘴,不敢再想下去。
她又多拿了了几个衣架,正想退回卫生间,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。
“您好,咯咯...客房服务已就位,请问您需要什么?”
门外的女声在“客房”这个单词上卡了好几下。
王雨桐不敢回话,只是踮着脚尖退回浴室,将门反锁。
她坐在马桶盖上,看着镜子里表情惊慌的自己,瞬间想起了四年前的冬天。
那时,华国科学院的一名院士找上王雨桐,说对她在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课题很感兴趣。
她的的研究方向主和一个着名的假说有关:
「RNA世界」。
RNA全名称为“核糖核酸”,是一种和DNA“脱氧核糖核酸”共同构成生命遗传信息系统的生物大分子。
如果说DNA是人类这座巨型宫殿的“蓝图”,那么RNA就是蓝图的“施工队”,将纸上的设计落地,构建出人类的身体。
世界上绝大多数生物既需要“蓝图”,也需要“施工队”。
而所谓“RNA世界”,指的是“在生命起源的某个时期,生命体仅由RNA组成。”
要知道,RNA是单链结构,不像双链结构的DNA那样稳定,很容易产生各种突变。
就像一个没有建筑图纸的施工队要修建一座宫殿,想到哪儿修到哪儿,最终一定会修成稀奇古怪的奇葩建筑,甚至房子还没修好可能就塌了。
而“RNA世界”假说的合理性在于,在生命形成的早期,事情还没有那么复杂需要用到DNA,所以RNA也能堪用。
就像一支施工队如果只要修简单的砖房而不是宫殿,自然就算不要图纸也能修的好。
关于“RNA世界”的研究触及到生命的来源问题,不过像这种暂时看不清应用前景的研究向来不怎么吃香,王雨桐当时已经准备放弃这个研究课题了。
结果那位大佬找上门以后,劝说道:
“雨桐,你这个研究非常重要,你得继续下去。”
王雨桐原本以为大佬只是动动嘴皮子,不料后来却真的帮她弄到了继续研究下去的经费。
只要有人愿意真金白银往里面砸,王雨桐自然也就乐意继续原来的研究,后来也的确出了一些成绩,来到北美任教。
然后在半年前,王雨桐发现了一种将轰动世界的现象:
有些个别人类的RNA的确在代替DNA发挥作用。
就像一个施工队,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,造出了一座复杂的宫殿。
或者确切一点说,这个施工队本身就是会画图纸的设计师,并且将宫殿修得很有想象力,在某些地方发挥“个人风格”。
类比AI生成的图片,画面上明显是人的样子,只是指头变成了六根,或者脖子转了一百八十度,在细节上显得天马行空。
之后,王雨桐利用这种RNA在光学上展现出来的某些性质,制造出了检测仪。
但在那位当年资助她的华国科学院大佬的一再要求下,她还没有及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。
再到后来,就有了今天发生的一切。
回想着自己当时的选择,王雨桐说不上来这到底是福是祸,只是自己在镜子里的表情实在有点难看。
她又抬起手肘擦了擦泪痕,喃喃道:
“好想去建设路吃东西啊,烦死了。”
哀叹过后,她又听到了客房门再次响起敲门声。
“咯咯...客人,您需要...帮助吗?”
这磕磕绊绊的人声听得王雨桐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
她正想做点什么,便听见客房门发出“嘭”的一声,飞溅的木渣打在卫生间门上劈啪作响。
“遭!怪物进门了!”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