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建国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这些企业,别看规模不大,但数量不少,解决了咱们县里不少人的就业问题。真要是一刀切,全部关停整顿,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震动,到时候,就业压力、社会稳定,都是大问题。”
“高县长在会上也提到过,咱们县的传统产业,大多是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这话是没错,但我认为,比鸡肋还不如,更像是一块烫手山芋,想扔扔不掉,想吃又难以下咽。”
孙建国打了个比方。
“嗯,你说的很有道理。”陆江河点点头,示意他继续。
“还有就是……”孙建国看了看一旁默不作声的周正,继续说道:“这些企业,很多都是咱们明阳县的老字号了,在县里经营多年,盘根错节,关系复杂。有些企业主,甚至和县里的一些领导干部,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真要是动真格的,恐怕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,到时候,阻力肯定不小。”
“就是……就是……”周正也想补充几句,可话到嘴边,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,急得满脸通红。
“周局,你别急,慢慢说。”陆江河鼓励道。
“就是……孙局长说的……都是对的。”周正磕磕巴巴地说道,“这些企业……不好弄……牵扯太多……”
周正虽然表达能力欠佳,但他说的这几个词,却也点到了问题的关键。
陆江河在稿纸上记下了几个关键词:就业、稳定、利益集团、阻力……
他抬起头,看着孙建国和周正,问道:“那依你们看,这整合传统产能,应该怎么整合?这文旅资本,又应该怎么招引?”
“陆县长,我个人认为,整合不能搞一刀切。”孙建国再次强调,“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,分类施策,区别对待。”
“具体说说。”陆江河示意。
“对那些污染严重、技术落后、产品没有竞争力的企业,该关停的关停,该取缔的取缔,绝不手软。”
孙建国语气坚定,“但对那些有一定基础,有发展潜力的企业,还是要扶持一把,帮助他们转型升级,提升产品质量,走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之路。”
“至于招引文旅资本,我觉得,咱们明阳县的旅游资源还是挺丰富的,您一手搞起来的万寿度假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但光靠一个万寿度假村,还撑不起整个旅游产业。咱们得深挖潜力,打造更多的旅游景点,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,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链。”
“而且,这文旅项目得做出咱们明阳县的特色!得讲好明阳故事。”
陆江河点点头,对孙建国的建议表示认可。
“你说的这些,都很有见地。看来,你对咱们明阳县的情况,是真正下过功夫的。”
孙建国还想再说些什么,比如县里几家重点排污企业的具体情况,以及他们和某些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。
但就在这时,他感觉到脚下微微一动,是周正的脚尖,轻轻碰了碰他的鞋。
孙建国微微一愣,随即心领神会。
有些话,点到为止即可,说得太多,反而过犹不及。
想到这里,孙建国话锋一转,笑着说道:“陆县长,我这儿也就是粗浅的想法,具体怎么操作,还得您拿主意。再说,我这脑子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太多,要不,先听听周局长的意见?”
说完,他还装模作样地揉了揉太阳穴,仿佛真的是在苦思冥想。
这点小动作,自然逃不过陆江河的眼睛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