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十二个字,每一个字都牵扯着巨大的利益,每一个字都可能引发激烈的冲突。

要将这十二个字落到实处,绝非易事。

他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:如何平衡各方利益?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阻力?如何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?如何让老百姓真正受益?

这些问题,像一座座大山,让陆江河喘不过气来。

那可是几百万人的生计啊!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了晚上十点。

陆江河放下手中的钢笔,长长地叹了口气。

“罢了,罢了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还是太着急了些,何必急于一时呢?”陆江河自言自语道。

他苦笑着摇了摇头,觉得自己最近一段时间,神经绷得太紧了,是该好好放松一下了。

“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。劳逸结合,才能走得更远。”

陆江河心中想着自嘲地笑了笑。

他将那张写着十二个大字的稿纸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,脱下外套,搭在椅背上,关了灯,离开了办公室。

回到家中,陆江河简单洗漱一番,倒头便睡。

这一夜,他睡得格外香甜。

第二天一早,陆江河神清气爽地来到办公室,整个人都显得比较松弛。

他重新拿出那张写着十二个大字的稿纸,凝视良久。

经过一夜的休整,陆江河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,头脑也更加冷静。

他拿起钢笔,在“整合传统产能,招引文旅资本”这十二个大字下面,开始写下具体的实施方案。

“第一步,摸清家底。对全县的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普查,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、技术水平、环保情况、人员结构等……”

“这一步已经做了......”

“那么第二步,分类施策。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,制定不同的改革方案。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、但技术落后的企业,要引导其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;对于那些污染严重、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,要坚决予以关停或转型……”

“之后,继续招商引资。要积极引进有实力、有技术、有管理经验的旅游企业,参与明阳县的旅游资源开发……”

……

陆江河奋笔疾书,洋洋洒洒地写了几百字。

突然,他停下了笔。

倒不是因为他写不下去了,而是他意识到,仅仅依靠纸上谈兵,是远远不够的。

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。”

这句话时不时在陆江河的脑海里回响。

他到明阳县工作,满打满算才一年时间。

虽然走遍了明阳县的山山水水,但对于明阳县的了解,还远远不够深入。

“改革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,不能那样雅致,那样从容不迫,文质彬彬,那样温良恭俭让。改革是暴动,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。”

陆江河想起了伟人的话。

这次改革整合,将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,甚至会引发激烈的冲突。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,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,他绝不能贸然行动。

想到这里,陆江河拿起电话,拨通了隔壁刘爱璐的办公室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