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子澄的一句话,让已经被愤怒和恐惧冲昏了头脑的朱允炆瞬间清醒了过来。

自己这是在干什么?

这可是大明的朝堂啊!

回过神来的朱允炆后背瞬间被冷汗打湿。

赶紧对着黄子澄投去一个感激的目光。

要不是黄师傅在紧急关头出声提醒自己。

恐怕自己就要犯下大错了。

与此同时,在场的许多文官也从朱允熥被立为皇太孙的震惊中清醒了过来。

而这些人全都是已经早早的就押宝朱允炆的人。

之所以押宝朱允炆的原因也很简单。

大明的文官过的实在是太惨了。

在朱元璋的手下,不仅仅要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早朝。

还要防着这位陛下忽然间的凶性大发。

所以从很早之前。

这些官员们就在谋划着如何找一个性情懦弱,自己能够控制得住的皇帝。

这些人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太子朱标。

然而朱标的性格虽然没有朱元璋那么强硬。

但是由于一直被朱元璋带在身边耳濡目染。

自然也不是这群文官能够轻易拿捏的。

于是这些人的目光转而投在了后来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身。

在黄子澄等人的从小调教之下。

朱允炆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。

一个一心把垂拱而治当做是终极理想的皇帝。

不是傀儡是什么?

而朱标的忽然离世。

满朝文官除了悲痛之外。

更多的则是心中的暗自窃喜。

因为朱元璋已经太老了。

尽管这位洪武皇帝的精力依然澎湃。

但谁都知道那是油尽灯枯前的回光返照。

如今太子也驾薨。

只要自己再熬几年。

把这位皇帝陛下熬走。

再把皇长孙朱允炆送皇位。

自己就能够苦尽甘来。

再也不用受这样的苦了。

到时候朱允炆愿意做一个垂拱而治的圣君。

就让他做一个垂拱而治的圣君好了。

整个大明就会落入自己这些文官的手里。

到时候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
也算是在史书留下一段佳话!

然而现在却突然冒出来一个从来不曾注意到的朱允熥不说。

还被陛下立为皇太孙?

一下子就打乱了所有人的阵脚。

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不能就这么白费了!

所以在短暂的惊愕之后。

外加黄子澄突然的出言提醒。

众人纷纷醒来。

不行,绝对不能让朱允熥成为皇太孙。

否则自己多年谋划就要付诸东流。

没有人觉得朱允熥的性格会跟朱允炆一样。

反而全都觉得朱允熥的性格会跟朱元璋一样。

否则陛下又何必会放弃培养多年的朱允炆转而立朱允熥为皇太孙呢?

一想到眼前这个才十几岁的少年在不久的将来就要登基称帝。

那些早就已经押注朱允炆的官员们就感到浑身颤抖。

一个朱元璋已经让自己这些人苦不堪言了。

再来一个朱允熥,咱们这些人就永无出头之日了!

不行,绝对不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把皇储的位置让出去!

几个激进一点的官员已经站出来直接说道:

“臣请陛下收回成命!”

“自古以来,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