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大明出院后,很快开始工作,生活再次归于平静。

回春药业内刊的两名记者对艾大明进行了整个下午的采访,艾大明再次复习了被打的经过。对于受害者过多的关心,也许也是一种次生伤害。当然艾大明描绘得绘声绘色,两位记者十分满意。又带着艾大明到处取景,拍了几张面带微笑的照片,当然少不了回春药业的logo。回去以后。记者们连夜赶稿,思如泉涌,妙笔生花,很快就在内刊发表了题为《我只是尽了本分——专访财务部艾大明先生》的纪实报道。

艾大明算是出了名,中午去食堂打饭,也会被人认出来。回春药业总部员工将近一千人,想混个脸熟也不容易。艾大明总算体验了一把明星的感觉,同时心里开始同情那些毫无隐私,出门都要全副武装的“大咖”们。

国庆节前,叶薇的妈妈突然提出让她带艾大明回趟家。

艾大明欣然答应,他知道“丑媳妇总要见公婆”,更明白这第一次见女方父母意味着什么。

向来不喜欢逛商场的艾大明,破天荒地主动带着叶薇去买衣服。叶薇笑他:“怎么这么重视啊?”

艾大明拍了下她的屁股,道:“明知故问!”

俩人逛了一下午,叶薇买了一身蓝色套裙。艾大明左挑右选,最好买了一套灰色的风衣,再搭配了鞋、裤。两人回到家,穿上新衣服,在穿衣镜前搔首弄姿,互相调笑,拍了不少亲密的照片。

艾大明看着镜中的叶薇,蓝色套裙恰到好处地收束着她的腰肢,将女人的体态衬托得婀娜多姿。下身穿一双肉色的裤袜,配着蓝色镶钻的坡跟鞋,让人有些目眩神驰。汉朝人李延年盛赞他妹妹李夫人,“宁不知倾城与倾国,佳人难再得”,小薇也该如此了。

叶薇见大明看痴了,捏着他的耳朵道:“色眯眯地看什么?”

艾大明吐吐舌头:“别人都说夫妻相,你看咱俩有没有?”

..........

因为国庆节学生需要补课,叶薇到10月4日才抽身出来。大明就在这几天做些去准岳母娘家的工作。

艾大明于人情往来毫无经验,遍问群友,大都一脸茫然。最后问到王芙。

没想到王芙不但很懂,而且很快就驱车陪艾大明去采购东西。

“第一次去女方家,不要送太贵重的东西。”王芙一边开车,一边道。

“那送什么?当然贵了,我也买不起。”艾大明一脸疑惑。

“你就买这五样?”

“哪五样?”

“烟、酒、茶、糖、奶。”

艾大明突然觉得王芙的形象高大起来,觉得听她的准没错。

艾大明道:“我觉得你像一个人。”

王芙奇道:“谁?”

“多来A梦。”

俩人驱车去采购了一应物品,王芙又道:

“你们怎么去?”

“江城到弋杨县已经通了火车,我们坐火车去。”

“叶薇爷爷退休后是不是住乡下?”

“是啊。”

“但是你们大包小包,跑来跑去。很不方便。我建议你租了一辆车。”

“租车?”

“现在汽车租赁很方便。我爸妈常说,汽车就是人的脸面。你第一次去人家家里,开辆车去,有面子一些。”

艾大明点点头,俩人便去了租车行。

阳光明媚,秋高气爽。

艾大明驾着车,在江弋公路上奔驰。新修的公路路况极好,两侧的樟树疏密有致。一片片黄灿灿的晚稻正在等待收割,在微风吹拂下,像舞女似的摇曳生姿。

叶薇坐在副驾驶座上,伸了个懒腰,贪婪地吸了口气:

“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闻稻花的香气。”

艾大明轻触按钮,把天窗也打开了。

“好好享受,城里可不容易闻到。”

俩人心情惬意,汽车开得并不快,两侧的景物便如幻灯片闪过。车载音响正在播放《我们好像在哪见过》,旋律悠扬,让人沉醉。

当汽车停在叶薇家门口时,叶薇的父母已经出来迎接了。

父母都在教育界工作。她爸爸是县教育局的公务员,妈妈是县实验中学的政治老师。一家人就住在县教育局家属区里。

事到临头,艾大明有点紧张,但形势不容他怂包。他赶紧下车,和叶薇一道去后备箱拿礼物。

叶父笑盈盈道:“小薇,还不给我和你妈介绍下?”

叶薇脸红扑扑的,道:“你们不是知道吗?”

“快进去吧,准备吃饭了。”叶母一直在旁边打量着艾大明,这时插口道。

简单寒暄几句,叶母招呼叶薇去厨房忙活了。叶父陪着艾大明在客厅坐着喝茶。

叶家是一套老式的二室一厅,因为是老房子,所以一直没有安装电梯。好在楼层不高,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便。室内风格古朴典雅,特别醒目的是墙角摆着一个素胚的的大号花瓶。瓶上寥寥几笔,勾勒出一片湖水,几枝梅花,半轮皓月,边上写着林逋的两句诗: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
艾大明细心观察着,觉得叶薇身上的气质,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熏陶出来。自己出身市井人家,爸爸开的士,妈妈经营娱乐室,和叶薇的家庭可谓天壤之别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